酒后驾驶处罚后会被起诉吗
酒后驾驶处罚后并不是必然会被起诉。这主要取决于酒后驾驶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与是不是导致了紧急的交通事故。
1.对于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20毫克/100毫升以上但低于80毫克/100毫升的状况,这是饮酒后驾驶车,虽然会遭到法律的惩罚,但并未必面临起诉,除非导致紧急后果。
2.只有当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越80毫克/100毫升,即醉酒后驾驶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车后发生了紧急的交通事故,才可能面临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的起诉与相应的刑事处罚。
2、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法律界定
找法网提醒,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法律界定主要依据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1.饮酒后驾驶车是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100毫升且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状况,而醉酒后驾驶车则是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80毫克/100毫升的状况。
2.两者都是紧急的交通违法行为,但醉酒后驾驶车的害处性更大,因此法律对其的处罚也更为严厉。
酒后驾驶处罚标准及刑事责任
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依据具体状况有所不同。
1.对于饮酒后驾驶车,处罚一般包含暂扣驾照、罚款等。假如第三酒驾或者酒驾营运汽车,处罚将更为严厉,可能包含拘留、吊销驾照与在肯定期限内不能重新获得驾照等。
2.而对于醉酒后驾驶车,处罚则更为紧急,包含吊销驾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在肯定期限内不能重新获得驾照等。
假如醉驾营运汽车或者酒后、醉驾导致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还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处罚,包含吊销驾照并终生不能重新获得驾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