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贷款是否骗人
互联网贷款本身并不是势必是骗人行为,其合法性及真实性需依据具体状况判断。
1.若互联网借款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且不拥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则不是诈骗。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网贷则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分子常通过伪造身份、设置圈套、诱导转账等方法推行诈骗,使受害人陷入财务困境。
因此,在申请互联网贷款时,应小心选择合法合规的平台,防止上当被骗。
2、怎么样分辨不真实网贷信息
找法网提醒,为了分辨不真实网贷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名字分辨:警惕那些夸大其词的名字,如冠以“集团”字样的贷款公司,总是可能是诈骗分子的伪装。
2.联系方法分辨:合法贷款公司一般有固定的办公场合和客服职员,而诈骗分子则可能仅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与受害人联系。
3.贷款程序分辨:过于简单的贷款程序可能隐藏着陷阱。合法贷款一般会有肯定的审核和抵押需要,而诈骗分子则可能减少门槛以吸引受害人。
4.事先汇款分辨:任何需要事先支付成本(如“解冻费”、“保证金”等)的贷款都可能是诈骗行为。
5.互联网公开信息分辨:在申请贷款前,务必知道该企业的公开信息,查验其是不是合法合规。
网贷诈骗的报案步骤及立案标准
1.发现网上贷款诈骗后,受害人应准时向案发地、诈骗行为推行地、诈骗结果发生地或嫌疑人住所地的警方报案。
2.报案时,应提供与嫌疑人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材料,以便警方立案侦查。
3.关于立案标准:贷款诈骗罪的立案起点为两万元。
这意味着,假如受害人被诈骗的金额达到或超越两万元,警方应立案侦查。
应该注意的是,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在行为目的上存在本质不同。
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骗取贷款罪则以欺骗方法获得贷款但无非法占有目的。
因此,在涉嫌贷款犯罪时,应寻求法律帮助以明确罪名及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