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中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通过!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实行。新中国几代法律人的夙愿终于得以达成!这是国内民事立法史上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1、2021年新民法典有多少条?
《中国民法典》被叫做“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是指在使用成文法的国家里,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司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法,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些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法,除此之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司法自治的方法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分为总则、物权、债权总则、合同、侵权行为、亲属、继承七编,共计1947条。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实行。
2、民法典新增内容有什么?
1.新增三大抗疫规定
监护人“失联” 民政部门兜底负责;增加紧急状况下用公用修理资金特别程序;健全国家订货合同规范。
2.设置离婚冷静期
近些年来,国内离婚率比较高。有的人结婚非常盲动,上午要结婚,下午就去离婚,结婚过于冲动,离婚也过于冲动。那样,有一个冷静期的规定,让双方有冷静下来考虑的机会,重新审视一下离婚是不是为真实意愿。
3.性骚扰要承担赔偿责任
性骚扰是规定在人格权编的。以性骚扰被告到法院的话,会涉及侵害人格尊严问题。性骚扰是个顽疾,在每个社会都有,有的还特别紧急。民法典(草案)中对其规定强调两点,一是借助从属关系,二是违背被骚扰一方的意愿。
4.店铺等虚拟财产可以继承
民法典(草案)的一大特征是,具备浓厚的信息年代气息。它规定了保护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虚拟财产和数据。在侵权责任编,对互联网上的侵权责任也作出规定。
5.见义勇为免责
规定:因保护别人民事权益使自己遭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合补偿。没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合补偿。
6.小区共有场合收入归业主
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借助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本钱之后,是业主共有。
7.禁止高利放贷
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能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8.保护个人信息
规定:处置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能过度处置,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是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赞同,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是公开处置信息的规则;
三是明示处置信息的目的、方法和范围;四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9.增加遗嘱形式
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10.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导致别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很难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可以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以上是关于“2021年新民法典有多少条?民法典新增内容有什么?”的有关信息,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常识请关注好律师网民事诉讼法律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