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事故能否需要精神赔偿
通常情况下是不能需要精神赔偿的。工伤保险赔偿是用人单位为其职工打造工伤保险关系,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则由保险机构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用人单位不再承担工伤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假如单位没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单位也应当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职工进行赔偿。
工伤保险赔偿是社会保障法的范畴,具备公法性质。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工伤人身损害,应当根据国务院拟定的《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请求工伤保险赔偿,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不可以直接对用人单位提起人身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遭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权益和身份利益遭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死者近亲属需要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办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规范。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是财产赔偿责任,具备填补、抚慰、惩罚的功能。
因为工伤保险待遇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律性质和功能不同,对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不可以倡导精神损害抚慰金,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2、工伤事故能需要什么赔偿
工伤赔偿包含:
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成本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工伤保险药品目、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3款。
住院伙食补助费: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4款
交通费、食宿费: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4款。
康复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成本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工伤保险药品、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6款。
辅助器具费: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停工留薪: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护理费:
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可以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的50%;大多数生活不可以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的40%;部分生活不可以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的30%。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第3款、第32条。
以上就是记者收拾的要点与解答,如果是你还有其他想要知道的,可以向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