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仲裁一般要多长时间才能拿到薪资
劳动仲裁后,当事人一般多长时间可以拿到薪资,这主要取决于单位履行仲裁裁决的状况:
1.从仲裁程序本身来讲,仲裁期限为立案之日起45日内结束,但具体何时能拿到薪资还需视单位是不是按时履行裁决而定。
2.假如单位在裁决生效后仍不履行支付薪资的义务,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以确保自己权益得到达成。
因此,拿到薪资的时间并不是固定,而是与单位是不是履行裁决紧密有关。
2、劳动仲裁全程所需时间
法律快车提示劳动仲裁全程所需的时间,主要包含从提交仲裁申请到仲裁裁决作出的整个过程:
1.劳动仲裁程序的时间在四15日内。这是指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算,四15日内应当结束仲裁程序。
2.对于案情复杂的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公告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能超越15日。
3.假如仲裁庭在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状况下,当事人可以就劳动争议事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对于事实了解的一部分争议,仲裁庭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以提升仲裁效率。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全程所需时间因案情而异,但一般低于立案之日起的六10日。
3、仲裁后单位不履行怎么样处置
仲裁后,假如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手段来维护自己权益:
1.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需要法院对单位进行强制实行,以确保仲裁裁决得到履行。
2.假如单位在强制实行过程中仍不履行义务,法院有权采取一系列强制手段,如查封、扣押、冻结等,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3.对于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的行为,当事人应当积极采取手段维护自己权益,同时也有必要知道有关法律规定和程序,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