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班途中工伤单位怎么样赔偿职员
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若被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职工需获得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证明其为非本人主要责任,方可认定为工伤。一旦工伤认定成立,用人单位应每月支付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原薪资福利待遇。
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1)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遭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
(2)第三十条还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进行治疗时,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有关成本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第三十三条则进一步明确,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中止工作同意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下班途中工伤误工费如何赔偿
对于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工伤的职工,其误工费的赔偿需依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来确定。误工时间由受害人同意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来界定。
法律快车提醒,误工费的计算方法依据受害人是不是有固定收入分为两种。
1.若受害人有固定收入,误工费根据实质降低的收入计算;
2.若受害人无固定收入,则根据其近期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3.若受害人不可以举证证明其近期三年的平均收入情况,则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薪资计算。
3、下班途中交通事故死亡怎么样赔偿
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死亡的,赔偿问题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实质状况进行调解。
1.假如肇事汽车购买了保险,可以将肇事汽车用户、司机和保险公司一并起诉,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先行赔偿,不足部分由肇事者承担。
2.死亡赔偿金的计算依据受害人的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均以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进行计算。这一标准由当地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来确定。
3.赔偿比率的数额可由公安机关出面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