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员的薪资发放是不是有空闲限制规定
工伤职员的薪资发放确实有空闲限制规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一般应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公告有关方。
1.工伤认定的完成是薪资发放及有关赔偿程序启动的基础。若单位在工伤发生后准时申报,则薪资发放及赔偿一般能在较短期内得到处置。
2.若单位未购买社保且又不配合处置,工伤认定及后续的劳动仲裁或许会耗时较长,甚至可能达到1至2年。
因此,对于工伤职员而言,知道并遵守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准时督促单位申报或自行申请工伤认定,是确保薪资及赔偿准时到位的重点。
2、工伤待遇赔偿需什么资料
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时,需要筹备一系列必要的资料。具体而言,包含但不限于:
1.个人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以确认申请人身份。
2.工伤认定决定书:这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首要条件,证明申请人已被认定为工伤。
3.停工留薪期确认公告:用于确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薪资待遇。
4.医疗有关材料:包含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医疗票据、病历、清单、处方及检查报告等,用于证明工伤治疗状况及成本支出。
5.异地就诊或旧伤复发等特殊状况的申请材料:如《工伤职工异地居住就诊申请表》、《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申请表》等,针对特定状况下的就诊需要。
6.辅助器具成本申请材料:若工伤职工需要配置辅助器具,需提供有关申请表、确认书及配置票据。
7.伤残待遇申请材料:包含劳动能力鉴别结论书,用于确定伤残等级及相应的待遇标准。
公司不配合工伤赔偿处置
找法网提醒你,当公司不配合工伤赔偿处置时,工伤职员应积极采取手段维护自己权益。
1.可以与公司进行交流协商,明确工伤赔偿的有关事宜准时间表,若协商无果,工伤职员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需要其介入调查并督促公司履行赔偿义务。
2.保留好有关证据材料,如工伤认定书、医疗记录、薪资单等,为后续可能的劳动仲裁或诉讼做好筹备。
3.在劳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工伤职员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公司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及相应的赔偿成本。
4.若仲裁或诉讼胜诉,但公司仍不履行赔偿义务,工伤职员还可以申请法院强制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