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合同都会约定一个履行期限,在约定的履行期限内合同双方需要根据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内容。但如果合同没约定履行期限呢?此时该怎么样处置有关事宜呢?下面,记者为大伙介绍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怎么样处置的内容。
1、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怎么样处置?
履行期限不清楚的,依据《民法典》规定: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暂停、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约定;没约定或者约定不清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约定或者约定不清楚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时届满之日起计算。
假如还没办法确定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需要履行,但应当给他们必要的筹备时间。这也是合同履行原则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2、不按合同履行期限约定怎么样处置?
不按履行期限履行,有两种情形:迟延履行和提前履行。在履行期限届满后履行合同为迟延履行,当事人应当承担迟延履行责任,此为违约责任的一种形态;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所为之履行为提前履行,提前履行未必构成不适合履行。
3、合同履行的地址怎么样确定
履行地址是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受领给付的地址,履行地址直接关系到履行的成本和时间。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履行地址总是是纠纷发生将来用来确定适用的法律的依据。假如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址的,债务人就应当在该地址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应当在该履行地址同意债务人的履行行为。
假如合同约定不清楚的,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假如不可以达成补充协议的,则根据合同有关条约或者买卖习惯确定。假如履行地址仍然没办法确定的,则依据标的的不同状况确定不一样的履行地址。
假如合同约定给付货币的,在同意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假如出货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合同的履行期限是合同中比较要紧的内容,但并非说每一个合同都需要对履行期限进行约定。如果在没约定合同履行期限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是由当事人进行补充协议,如果协议不成的话,则根据合同有关条约或买卖习惯来具体确定合同履行期限。以上内容由律图记者为大伙整理,期望能对大伙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