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冠的到来,大家在家封闭了很长时间,目前不少工薪族对返工充满了渴望,假如企业不复工那样会致使一些范围的物资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假如企业复工了会致使职员的流动,面对这个两难问题,各省都采取了相应的应付手段。2月6日河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大复工复产工作的公告》豫疫情防指〔2020〕13号,公告内容如下: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新冠疫情防控领导机构,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进步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要紧讲话精神,全方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解决目前复工复产工作中的突出制约问题,现就有关事情公告如下:
1、推进健康申报证明规范落实和跨省互认。根据我省统一划分的县域疫情风险等级,Ⅰ、Ⅱ类县(市、区)跨县返岗职员需办理健康申报证明,Ⅲ类县(市、区)职员不需要办理。加快扩大健康证明省际互认范围,与更多省份达成互认互通。对省内Ⅲ类县(市、区)职员,Ⅰ、Ⅱ类县(市、区)持有健康申报证明职员,外省除湖北外持有当地健康证明的返豫职员,除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外,各地一律不能需要居家或集中隔离,不能擅自增加限制地区和限制手段,保证职员正常出入小区、租住宾馆、返岗复工。
2、全方位清理企业复工复产前置条件。推进“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拥有复工复产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单位,在严格落实我省《企业复工复产新冠疫情防控策略》的首要条件下,向属地政府提交疫情防控承诺书后,即可自行复工复产,各地、各部门一律不能设置审批、核准、备案等前置条件,已经设置的予以取消,确保应复尽复。
3、全力扩大口罩生产提供。强化省市县联动,打造现有企业改造、关联企业转产、大型企业新建、配套企业扩能“四张清单”,在落实国家支持政策基础上,省市要综合运用设施购置奖励、财政、金融等政策,对口罩重点生产企业倾斜支持。推进长垣、平顶山、信阳等地现有口罩企业挖掘潜力,支持郑州、南阳、周口等地纺织服饰、卫生用品企业改造转产,鼓励用工量大、实力较强的企业新建一批生产线,引导熔喷布、无纺布、口罩机等上下游企业扩能升级,迅速扩大口罩产量,增强全产业链保障能力。在完成国家调拨任务首要条件下,优先保障信阳、南阳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职位口罩需要,逐步扩大政府收储和市场投放,支持企业拓展筹备途径,对进口防疫医疗物资实行迅速通关验放。
4、加快重点项目开复工进度。拓展项目“促复工开工”活动,健全重大项目领导分包规范,打造重点项目复工开工状况台账,对未复工开工项目“一项一案”跟踪服务,推进计划新开工项目及早开工,促进在建项目掀起建设热潮,合理加快投资进度。落实“要点跟着项目走”机制,准时协调解决职员返岗、原材料运输、土地、环保、用能、资金等问题,对政府投资类重点项目,结合实质加快工程款拨付进度。
5、推进重点产业链协同复工。以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为单位,梳理重点产业链图谱和关联配套企业清单,打造市县政府主要点导牵头的“链长制”,加快打通重点“堵点”,推进龙头骨干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有关状况准时报送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专班。紧盯国内外产业链Supply chain布局变动趋势,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重点范围,加大精确招商对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省内有订单的重点外贸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尽量减少疫情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预防我省产业链外迁风险。
6、强化政策对接落实。加强企业纾困解难支持力度,全方位落实国家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并新增打折利率贷款、加强个体工商户扶持等一揽子政策手段。加快落实普降5%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提前实行天然气淡季气价、减少工商企业水价政策。加大对我省已颁布的财税、金融、社保、用能等政策落实状况的跟踪问效,依托我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信息管理软件,准时采集企业复工复产中遇见的新状况新问题,研究健全后续帮扶政策,让政策跑在受困企业的前面。
各地、各部门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进步的重大需要上来,切实把复工复产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加大督导勉励,准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加强宣传力度。各地要扛牢属地责任,认真实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颁布的政策规定,纠正有令不可以、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破除政策落实“中梗阻”和政策实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属事责任,指导企业履行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以上内容是“河南疫情复工政策有什么?河南政府疫情复工公告内容是什么?”的有关信息,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常识请关注好律师网劳动人事法律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