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袭警罪可否谅解
对于“袭警罪”能否得到被害人(即警察)的谅解这一问题,需要要依据个案的实质状况进行深入剖析与评估。一般来说,假如犯罪嫌疑人行径真诚地道歉并积极主动地对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以求得其谅解,那样,此情形或许会在司法审判过程中被视为酌情予以减轻处罚的要紧依据之一。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袭警罪乃是一种紧急侵犯国家法律权威与警察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公共秩序导致了很大的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办法妨碍国家机关员工依法实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办法妨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实行代表职务的,根据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办法妨碍红十字会员工依法履行职责的,根据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妨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实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用暴力、威胁办法,导致紧急后果的,根据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实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辆撞击等方法,紧急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于互联网暴力罪可否和解
互联网暴力罪一般不可和解。互联网暴力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办法公然侮辱别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别人,情节紧急的行为,是公诉案件。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诉讼,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一般不适用和解。
但在某些特殊状况下,如犯罪情节轻微、被害人谅解等,经法院审察后或许会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然而,这并不等同于和解,只不过在量刑时考虑的原因之一。
总之,互联网暴力罪的性质较为紧急,一般不可以通过和解来免除刑事责任,但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依据实质状况进行综合考量。
3、对于醉酒驾驶罪能否进行刑事和解
醉酒驾驶罪通常情况下不可以进行刑事和解。醉酒驾驶是危险驾驶罪,是一种较为紧急的犯罪行为,侵有公共安全。刑事和解一般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而醉酒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并处罚金,不符合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但在一些特殊状况下,如犯罪情节轻微、未导致实质风险后果等,经法院审察赞同,或许会对醉酒驾驶罪犯从轻处罚,这与刑事和解的精神有肯定相似之处,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刑事和解。总之,一般醉酒驾驶罪不可以进行刑事和解。
关于“袭警罪”能否获警察谅解,需依据具体案情深入剖析。若嫌疑人真诚道歉并主动经济补偿以求谅解,这在司法中或作为减轻处罚的考量原因。但要紧的是,袭警紧急侵犯法律权威与警察安全,对社会秩序风险大,故谅解虽有影响,但不可以忽略其犯罪的紧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