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婚可以不进行财产分配吗
在婚姻协议中,夫妻双方可以选择暂时搁置财产分配事宜,但这需要得到双方的无异议的一致赞同方可实行。假如没达成协议,那样一般由法院依据有关法律程序来处分该类夫妻共有财产。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这种财产分配的暂缓处置或许会引发将来的纷争和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一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据财产的具体状况,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些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离结婚以后能否不分割夫妻一同财产?
离婚时原则上需分割夫妻一同财产,但存在特殊状况可不予分割。若双方协商一致,明确约定某些财产暂不分割,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是有效的,离结婚以后可按约定处置。
然而,在某些法定情形下,即便双方未约定,也可不分割一同财产,譬如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帮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又如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一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一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一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总之,离结婚以后是不是分割夫妻一同财产需依据具体状况判断,可协商或依据法律规定处置。
3、离结婚以后债务怎么样进行分担呢
离结婚以后债务的分担主要依据《民法典》等有关法律规定。若该债务为夫妻一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一同承担,一般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等原因来确定各自的分担比率。若该债务为一方个人债务,则由该方个人承担,另一方不需要分担。判断是一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重点看债务是不是用于夫妻一同生活、一同经营等。比如,为家庭平时生活所负的债务一般认定为一同债务;而一方未经另一方赞同,擅自资助与其没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一般认定为个人债务。总之,需具体状况具体剖析,以准确确定债务的分担方法。
婚姻协议中,双方可协议暂缓财产分配,但须基于双方无争议的一致赞同。未达成协议时,财产分配将遵循法律程序由法院裁决。然而,暂缓处置虽具灵活性,却潜藏隐患,可能因将来不确定原因引发更多纷争与争议,对双方关系及财产管理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