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结婚以后转移财产逃避债务违不违法
离婚时隐瞒或隐匿财产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权益,违反诚信原则及法律。据《民法典》538-539条,债务人免费处分财产或恶意影响债权,债权人可申请撤销。若债务人以不合理底价出售财产、高价购入或担保损害债权,且相对人知情,债权人亦有权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舍弃其债权、舍弃债权担保、免费出售财产等方法免费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达成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离婚时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是不是合法
离婚时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是不合法的。依据法律规定,夫妻一同债务应当一同偿还。在离婚诉讼期间或离婚诉讼前,一方故意转移夫妻一同财产,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一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结婚以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第三分割夫妻一同财产。同时,债权人也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债务人的转移财产行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在离婚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可以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不然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3、离结婚以前隐藏财产被发现会如何
离结婚以前隐藏财产的行为是不被法律允许的。若被发现,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对于隐藏的财产,法院可责令其交出。若拒不交出,法院可依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隐藏财产的一方在分割财产时会少分或不分该部分财产。这体现了法律对夫妻双方合法财产权益的保护,确保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公平公正。比如,一方在银行有一笔存款,离结婚以前故意隐瞒未告知另一方,事后被发现,法院会在分割财产时考虑这一状况,对隐藏财产的一方进行相应的处置。
离结婚以后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是违法的。在离婚过程中,一方通过故意转移财产来逃避应当承担的债务,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债务人以舍弃其债权、舍弃债权担保、免费出售财产等方法免费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达成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第五百三十九条:债务人以明显不适当的底价出售财产、以明显不适当的高价受让别人财产或者为别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达成,债务人的相对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