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议离婚财产分割不均有效吗
当事人办理协议离婚时,财产分割待遇约定若不公平,是不是有效值得探讨。一般双方自愿协商且无欺诈等违法,协议有效。但一方能证明协议不公或违法,如受欺诈、威胁、有误解,有权向法院申请修改或撤销协议,因协议离婚应尊重当事人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一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据财产的具体状况,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些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诉讼离婚财产分割不公怎么样处置
若诉讼离婚财产分割不公,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时需明确指出原判决在财产分割方面存在的不公之处及依据的法律规定。上级法院会对上诉请求进行审察,若认定原判决确有错误,会依法予以改判或发回重审。同时,也可在判决生效后,向法院申请再审,但再审申请需符合法定条件,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等。在整个过程中,应保留好有关证据,如财产清单、财务凭证等,以支持我们的倡导。总之,要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己在财产分割方面的合法权益。
3、协议离婚债务承担约定有效吗
通常来讲,协议离婚时对债务承担的约定在符合肯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假如该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那样该约定对双方具备法律约束力。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夫妻一同债务,即便双方有约定,债权人仍有权需要夫妻双方一同承担。只有在债权人知道并赞同该债务承担约定的状况下,该约定才对债权人有效。
总之,协议离婚债务承担约定的有效性需依据具体状况判断,若存在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协议离婚时财产分割不均是不是有效,需要具体剖析。若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不均等分割,且没有欺诈、胁迫等违法情形,一般是有效的。由于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割主要遵循双方的意愿。但假如一方可以证明分割协议存在不公平或违反法律规定的状况,比如一方在签订协议时遭到了欺诈、胁迫,或者存在重大误解等,那样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或撤销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