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婚协议书诉讼有效期几年
针对《离婚协议书》本身而言,并没有所谓的“诉讼维权期限”这一定义。然而,在实质日常,若有一方未能根据《离婚协议书》中所规定的义务进行履行,那样另一方需要其履行有关责任的法律保护期一般设定为三年。比如,未按协议约定支付子女抚养成本、未履行财产分割承诺等状况下,另一方应自知道或理应知道自己权益遭受侵害及义务人未履行义务之日起的三年内,启动相应的司法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但,自权利遭到损害之日起超越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状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离婚协议书夫妻一同房地产如何分
处置夫妻共有财产一般考虑双方意愿、房地产获得渠道与方法、经济能力、家庭贡献。能协商一致按协议分割,协商不成法院依公平原则,依据事实证据裁决,可能平均分配,或一方得房地产并给另一方经济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一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据财产的具体状况,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些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3、离婚协议书中的财产分割能撤销吗
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配在特定条件下可申请撤销。若存在欺诈或胁迫等非法行为,当事人可起诉撤销。但协议若平等自愿、公平公正且合法合规,一般难撤销。倡导撤销须提供充足证据证明存在法定可撤销事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方法,使他们在违背真实意思的状况下推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离婚协议书本身没有诉讼有效期的说法。但假如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中的义务,另一方请求履行的时效一般为三年。譬如不根据协议支付抚养费、不履行财产分割约定等,另一方应当自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