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员辞职扣押薪资如何解决
在职员辞去职务之时,公司以各种理由扣除职员部分薪资的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你可以第一尝试与所在的公司进行商谈,倡导自己应获得全额的薪资报酬。若通过理性和善意的交流仍未能解决问题,那样你便可以考虑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机关提出申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在提起劳动仲裁之前,请务必做好充分的筹备工作,采集并整理可以证明你确实在该公司担任过具体职位、并且薪资曾被截留的有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薪资单据、出勤记录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薪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能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薪资。
2、职员辞职扣多少薪资
在职员依法履行完其辞职手续之际,用人单位不应无理由地对其进行克扣薪资待遇。
然而,若职员违反了服务期限协议、竞业禁止协议或给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那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与劳动合同的具体条约,用人单位有权向该职员提出赔偿损失的需要。但,在扣除相应款项时,其金额不能超出劳动者当月薪资总额的20%,并且在扣除之后,剩余的薪资数额需要确保高于当地政府所设定的最低薪资标准。
《薪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缘由给用人单位导致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需要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薪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越劳动者当月薪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薪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薪资标准,则按最低薪资标准支付。
3、职员辞职扣绩效薪资合法吗
当职员辞去职务时,对绩效薪资进行扣除总是并不合乎法律法规。绩效薪资作为职员劳动所得的构成之一,如若企业未能提供明确的合法规定与充足且适当的证据来证实职员未达到绩效发放标准,便不可以擅自进行扣除。在一般情况下,职员遵循合法程序办理辞职手续,并已顺利完成工作交接任务,理应收到其应得的所有劳动报酬,其中自然也包括绩效薪资在内。
《薪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能克扣劳动者薪资。有下列状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薪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成本;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需要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薪资中扣除的其他成本。
公司扣除辞职职员薪资是违法的。职员应先尝试与公司协商,争取全额薪资。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机关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在仲裁前,需筹备劳动合同、薪资条、出勤记录等证明材料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