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程序是哪种
工伤认定的程序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事故发生后报告:职员在工作中受伤或患病,应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用人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
2.提交申请材料:用人单位或者受伤职员本人(或其近亲属)需要筹备有关材料,包含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或其他劳动关系证明等,并提交给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3.受理与调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决定是不是受理。假如受理,他们会进行调查核实,可能包含现场调查、询问有关职员等。
4.作出认定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调查结果,会在肯定期限内(一般为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假如认定为工伤,会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
5.工伤待遇:被认定为工伤后,职员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如医疗成本报销、伤残津贴、停工留薪期薪资等。
2、工伤医疗待遇标准
在工伤认定程序完成后,工伤职工将享受相应的工伤医疗待遇。
1.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进行治疗时,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与就诊路费等均可全额报销。
2.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工伤职工,将根据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2/3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3.如因治疗需要经批准转往外地就诊的,工伤职工所需的交通、食宿成本也将根据本企业职工因公出差标准予以报销。
这类手段确保了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工伤津贴
1.工伤津贴的规范等于工伤职工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薪资收入。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工伤职工在停工治疗期间的收入稳定,防止因治疗而陷入经济困境。
2.工伤津贴的发放需以工伤认定为首要条件。只有在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工伤职工才能享受相应的工伤津贴待遇。
你还想知道什么工伤认定的问题?快来找法网留言吧,大家将为你解答更多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