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敲诈勒索罪录音录什么
敲诈勒索罪录音应采集什么内容
在证明存在敲诈勒索行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你应当保存与该行为紧密有关的语音信息,比如电话录音、语音通讯录音等;
第二,可以尝试探寻知道你遭遭到敲诈勒索事件详细情况的知情人士,并请求其为你提供相应的证言;
最后,需要证明犯罪嫌疑人确实向你推行过恐吓行为,且恐吓的主要动机在于从中获得不正当的经济盈利。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含: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别建议;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需要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2、敲诈勒索罪如何判刑的
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产使用威胁或恐吓等方法予以敲诈勒索,与敲诈勒索金额达到少量级别的状况,依据有关司法规定,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处以罚金;
若敲诈勒索数额巨大或伴有其它紧急情节者,则需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附加罚金;
至于敲诈勒索金额特别巨大或具备极其紧急情节之人,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附加罚金。《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紧急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敲诈勒索罪不立案会如何判
在刑事犯罪中,如若敲诈勒索罪未经公安机关立案,这便意味着该案尚未正式进入刑事审判程序,因此也没办法涉及到所谓的“判决”问题。
立案乃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初始阶段,若未能立案,则表明现有些证据材料或其他条件尚不足以满足立案的需要。
假如经过严格审察后确认的确不适合立案,那样该案件凑合此告一段落。
然而,若是应当立案却未予立案的状况,有关部门可能会采取手段进行纠正。
若在此后发现了新的证据足以符合立案的条件,那样公安机关仍可重新启动立案侦查程序,随后经过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与法院审理等环节,综合考量犯罪事实、情节、社会风险性等多方面原因来确定罪名和量刑。
依据国内《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敲诈勒索公私财产的行为,若涉案金额较大或者存在多次敲诈勒索的情形,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涉案金额巨大或者具备其他紧急情节者,则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具备其他特别紧急情节者,则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采集敲诈勒索罪录音时,应确保内容涵盖:敲诈勒索行为的直接证据,如威胁话语、勒索需要;受害者与犯罪嫌疑人的对话,显示受害者遭到威胁和恐吓;与犯罪嫌疑人以获得不正当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明确表述。同时,也应探寻有关知情人的证言,以支持录音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