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条的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成本。权利人悬赏探寻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根据承诺履行义务。故拾得别人遗失手机的拾得人并没报酬请求权,失主仅有向拾得人支付保管遗失手机时所支出的必要成本(如保管费、送还失物差旅费等)的义务,失主若单方许诺约定悬赏探寻其遗失手机的除外。若拾得人没报酬请求权而向失主索要高额酬金,失主假如自愿给付的,那样就不违法;若失主不想给付,拾得人因索要高额酬金既没办法定也无约定依据,且因此拒不返还并达到侵占罪立案标准的,或许会涉嫌侵占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03捡拾别人遗失手机后将它损毁或扔掉,是不是要承担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六条的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故拾得别人遗失手机的拾得人在被认领前有妥善保管该手机的义务,但因民法典本身并未规定拾得人的法定获酬权,在失主也未单方许诺约定给予悬赏的状况下,不适合苛刻拾得人过重的义务。只有在拾得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将手机损毁或者扔掉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此的规范设计意味着拾得人不只要做到“不昧”手机,同时也要为失主寻回创造有利条件,有益于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