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依据国内《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法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绑架罪怎么样获得谅解?绑架罪可以判缓刑吗?
1、绑架罪怎么样获得谅解?
积极赔偿主动认错可以争取获得绑架罪受害者谅解的机会。
谅解书毫无疑问是法制进步的一个要紧的证明,并且谅解书可以成为诉讼辩论阶段的要紧减刑依据。
因此在这个愈加法制的年代,绑架罪犯罪嫌疑人应当尝试得到被害人的谅解。
假如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就赔偿问题达到协议,获得受害者谅解的,司法机关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法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过去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职员的建议,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察,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七十九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置的建议。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无需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2、绑架罪可以判缓刑吗?
假如构成绑架罪,适用缓刑的几率是比较小的。
绑架罪的最低刑罚都在五年以上,而缓刑是适用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此,假如构成绑架罪,适用缓刑的几率是比较小的。
1、依据国内《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需要拥有下列条件:
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缓刑的附条件不实行原判刑罚的特征,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
国内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由于这类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风险性较小。
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风险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
依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觉得适用缓刑不致再风险社会。
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的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可以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风险社会,不可以宣告缓刑。
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很难预防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可以适用缓刑。
2、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别人的,或者绑架别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导致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幼儿的,根据前三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