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签订时需要遵守什么条约
1.工程范围,主要包含工程名字及地址,建筑物的栋数、结构、层数、面积等;
2.建设工期,即施工人完成施工工程的时间或期限;
3.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
4.工程水平,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指标和合同中规定的对建设工程的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等各项特质需要的总和。实践中,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技术工程水平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确定施工工程的水平;
5.工程造价,即建筑安装某项工程所花费的全部投资。一般包含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独立成本等几部分;
6.技术资料出货时间。技术资料的提供,是施工合同履行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建设单位需要按时提供,才能保证施工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顺利进行;
7.材料和设施的提供责任;
8.拨款和结算。工程价款的支付一般分为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竣工结算款和保修扣留金。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基本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方法》是双方当事人约定拨款和结算条约的依据;
9.竣工验收,包含隐蔽工程竣工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
10.水平保修范围和品质保障期;
11.双方相互协作事情。
2、工程合同签订时生效的条件
1.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拥有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工程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你,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是一般民事纠纷,适用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司法讲解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当事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但,自权利遭到损害之日起超越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状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