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律师说,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大小主要取决于伤害程度、受害者年龄、肇事者的过错。
精神赔偿共有三种
孙律师说,在索要精神损害赔偿前,第一要弄懂那种情况下可以获得精神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讲解》把精神损害抚慰金分为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与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三种形式。
从当前情况来看,法院在处置侵害生命健康权赔偿类案件时,对精神损害的赔偿一般本着“从严”的原则。一般来讲,在交通事故引发的民事诉讼中,只有在受害人构成残疾乃至死亡的状况下,才能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讲解》的规定得到相应赔偿。所以,交通事故中受伤较重的受害者在出院后应该到专门的伤残鉴别部门进行评定,假如构成残疾,就能由受害者本人或者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需要残疾精神损害抚慰金。
五种原因决定额度
孙律师介绍,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等规定与具体案件审理状况来看,现在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大体由以下原因确定:受害者的伤残等级、受害者的年龄、肇事者的过错程度、肇事者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质量。
现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职员伤残程度的划分为10个等级,由第I级(100%)到第X级(10%),在进行精神损害赔偿时,每级比上级相差10%。评残后,受害者可以参考伤残等级,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向肇事方索赔。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降低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法官学会裁定空间
孙律师还介绍说,由于现在国家法律对精神抚慰金只做了一些原则上的规定,具体案件中法院会依据案件的具体状况做出相应的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假如赔偿权利人可以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常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根据其住所地或者常常居住地的有关标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