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出现违约的状况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状况,一旦出现违约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若是是过错责任,即便违约方有违约事实,但对违约没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是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在实践中非违约方想要证明是违约方存在过错的,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2、行为的违法性;
3、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
假如没办法证明存在因果关系还有主观上存在过错的,守约方就很难举证确定他们存在过错从而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过错责任能在非常大程度上免除去违约方的违约责任,因此采取过错责任的合同并不多,一般就如下四种:
(一)赠与合同。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客运合同。在运输过程中旅客自带物品毁损、灭失,承运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保管合同。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导致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免费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四)仓储合同。储存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导致仓储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仓储物的性质、包装不符合约定或者超越有效储存期导致仓储物变质、损毁的,保管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上面所说的合同违约方还需要具备过错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其他的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排除去不可抗力外,通常情况下都是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最后,在实践中违约方承担过错责任的状况还是少数,在出现违约的状况是应积极地承担违约责任,防止责任加重,假如对违约责任不了解的,可以找律师帮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