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讲,法院判决下来之后,负有义务的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判决书。一旦拒绝实行判决书,负有权利的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不过,跟民事诉讼不同,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胜诉后,发现行政相对人不愿履行判决书的,自己有权强制实行。
行政诉讼中发现行政相对人不愿实行判决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或者可以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实行。
不过找法院申请强制实行的话需要根据下面步骤:
1、申请
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与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需要履行。拒绝履行的,他们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实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实行员实行。
2、法院受理
但,申请强制实行可以有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觉得实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实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就要在从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察,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并且被申请了强制实行之后将会被采取以下手段:
1、人民法院有权依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实行人的财产;
2、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实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3、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实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4、财产被查封、扣押后,被实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
当然,在实践中,行政诉讼败诉后,行政机关来强制实行的,会受法律的限制。但,无论是如何状况,行政机关是有权强制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