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律师提醒民间借款写借条应注意哪些地方?
1、近年来,伴随因为市场经济的如火如荼,民众的生活质量日益提升,民众之间的相互借款愈加常见,借贷的数额也愈加高,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日渐增多。在这种纠纷中债主提供法院的证据总是只有一份“借条”,在法律上称之为“孤证”,即没其他证据相互佐证。
2、因此,民间借款中怎么样写好借条,应该注意一些法律方法。本律师在多年的办案中遇见过各式各样的借条,现就民间借款怎么样正确写好借条给广大债主提个醒。
(1)借款时宜写“借条”,不适合写“欠条”
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两者之间有非常大有什么区别。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打造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而欠收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事实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只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是借款合同关系。因此借款时宜写“借条”,而不适合写“欠条”,以省去诉讼中讲解“欠”款缘由、作用与功效的举证责任。
(2)借款时双方约定的利率宜写入借条中
实践中有不少债主误解民间借款不可以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头约定,而没写进借条中。事实上,法律规定民间借款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约定利息。法律依据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建议》第6条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合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能超越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予保护。
(3)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
借款在诉讼时效内受法律保护,实践中却有不少出借人总是不了解“诉讼时效”的定义。理论界对借款没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问题理解不一,有人倡导适用2年诉讼时效,也有人倡导适用20年诉讼时效。各地法院对此问题的把握也不尽相同。
因此,从债权安全收购的角度考虑,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如借款人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出借人应当在借款到期后2年内向其倡导权利(包含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由借款人在催款公告书上签字确认)。
(4)借款时借条宜写清出借人借款人全称
实践上,出借人与借款人总是关系较密切,也不泛亲戚关系,借款时将平时习惯称谓写入借条,如将出借人写成“张叔”“张兄”;将借款人写成“阿三”“四妹”之类等等,万一借款人逾期还款,出借人想到法院起诉借款人,总是会因债权、债务人不清楚而被法院拒之门外。
(5)借款时借条应表述了解明确,没歧义
较典型的案例是张三向李四借款10万元,同时出具借条写明借款10万元,几个月后,张三归还李1万元,遂将原借条撕毁,张三重新为李四出具借条一份:“张三原向李四借款10万元,现还欠款1万元”。这里的“还”字既能够理解为“归还”,又可以讲解为“还(hai)欠”“尚欠”。由此产生争议,对出借人很不利。
2、借条和欠条有什么区别
不少人对什么时间该打借条,什么时间该打欠条一直不可以准确把握,其实区别两者并不难。欠条和借条至少有两点是不一样的:
1、借条背后一般存在着资金或者实物的流动,但欠条则没。在打借条的时候,出借人“刚刚”、“正在”或者“马上”把物品或者款项出货给借用人,为了确认这个“流动”的事实才用借条加以固定;欠条一般是结算或者证明财产所有与占有些相反状况,也就是所有权人的东西被占有人占有、用,这种状况在打欠条时早已存在,打欠条的目的就是确认这种状况的存在。
2、借条一般都有借期和利息,借条的借期和利息计算的起始点一般是出借日,而欠条虽然也可以约定还期与在逾期未还的法律后果,但这个日期一般是欠条出具后的某一个时间点。
实践中把借条写成欠条或者反过来把欠条写成借欠的状况不少,导致文不对题,结果总是给事实的印证,法律关系的认定与权利人利益的达成带来麻烦。
3、出具欠条、借条、收据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1、内容要相对健全。欠条要写清欠款的数额币种、或者物品的数目与名字、品质、规格或者型号等基本自然属性,拖欠是什么原因,返还的日期,逾期未还的法律后果,还要写清债权人、债务人的准确名字或者名字,最后要由债务人署名或者签章并写清出具的日期。借条除去要写清上述事情外,还要写清借期、利息及逾期不还的罚息等事情。收据除去要写清上述有关事情外,要特别写明法律后果是什么,譬如“至此,双方债务结清”,“至此,双方委托代理合同终止”等。
2、用语要准确。杜绝用模糊用语,如“大概”、“估计”、“可能”、“差不多”、“算是”、“可能”等等;含义要明确明确。笔者碰到不少人这么写借条:“A借B壹万元”,从字面上剖析叫人糊涂,到底是A借了B的钱还是B借了A的钱呢?其实写了解并不难,譬如可以写“A借给B壹万元”或者“A向B借壹万元”就不会产生歧义。
3、条据最好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作为一种迅速、便捷的确认方法,通常情况下条据都是手写的,出具者具备特定性,即由欠者、借者、收者写作并签章,但日常也不乏由债权人、出借人、送给人写作再由欠者、借者、收者签字的状况。遇见这样的情况假如欠者、借者、收者手里边没一张同样的条据,写作者对仅存的一张条据上作了手脚,譬如加了借款的数额,那样签字的人怎么样去抗辩呢?相反,假如存在两张完全一样的条据,双方作手脚不但徒劳的,而且还会因此伤了感情。
4、主体身份要确认。若是公司,查一查公司是不是已经注销,公司名字是不是准确,自然人是不是成年,自然人的名字是不是与身份证相符合。除此之外,主体的基本身份信息也要留下,譬如自然人的年龄、住址、工作单位等。
期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假如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华律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