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方律师网

东方律师网

东方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www.lpsrmw.com 2024-08-06 刑事辩护

刑事罪名中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有意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二者有哪些相同和区别?量刑上二者有哪些不同?记者就为大伙整理了直接故意与间接有意的常识,请阅读知道。

所谓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我们的行为势必或者可能发生风险社会的结果,并且期望风险结果的发生与明知势必发生风险结果而放纵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状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势必。

所谓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我们的行为可能发生风险社会的结果,并且放纵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纵,是指行为人对于风险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期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阻止、反对,而是放纵自流,听之任之,任凭、赞同它的发生。

间接故意包含三种状况: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纵一个风险社会的结果发生;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纵另一个风险社会的结果的发生;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有意的范畴。

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原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我们的行为会发生风险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原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风险结果的发生。

二者区别在于:从认识原因上看,直接有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风险结果的势必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有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风险结果的可能发生。从意志原因上看,直接故意是期望即积极追求风险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纵结果发生。有看法觉得,明知结果的势必发生而持放纵态度时,也应是间接故意。大家觉得没有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势必发生而加以放纵的状况,由于放纵是对风险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首要条件是风险结果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两种可能性时,只有这样,行为人才可能存在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心理态度。

直接故意即已经预见到风险结果会发生,放纵或追求其发生的;间接故意是,预见到风险结果或许会发生,也会不发生,对结果的发生持放纵的态度。

直接故意和间接有意的不同:认识原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含明知可能和明知势必两种状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对风险结果发生的意志原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纵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赞同风险结果的发生;直接有意的意志原因是期望结果发生或明了解势必发生的状况下放纵结果发生。特定风险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直接有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Tags: 刑事辩护 刑事犯罪辩护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