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保规范改革获得突破性进展,到今年6月底,全国349个地级以上统筹区域中,307个已经启动推行,占全国的88%;覆盖人数达到5026万人,占全国应参保人数的30%。已经启动城市运行平稳,基金收入支出平衡,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这是记者从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医保规范改革市长研讨班会议上获悉的。
建国将来,国内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规范,企业实行劳保医疗规范。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规范愈加很难解决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其弊病逐步暴露出来。1994年以来,国务院在获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拟定了医保规范改革的推行策略,需要“三改并举”,同步推进医保、医疗机构和药品流整体制改革。
为切实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要,会议对各地加快城镇职工医保改革工作作出部署。需要各地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加快改革节奏,抓重点城市,落实属地原则,确保完成今年医保90%以上统筹区域启动,覆盖8000万人的工作目的。对经济条件差的区域可以先打造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对无力交费的困难企业职工也可以采取先参加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基本医保的方法,解决好职工住院和大病医疗问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进在会上说,各地要坚持医保、医疗卫生和药品流整体制改革“三改并举”,进一步强化和健全医疗服务管理。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上真的打造角逐准入机制,不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一律不作为定点,要尽量将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的门诊部、卫生所和医务室等内部医疗机构和城镇社区机构纳入定点范围,逐步放宽参保职工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的限制,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公平适当的角逐。定点医疗机构需要按基本医保规定,为参保职工提供必要的基本医保用药、诊疗等医疗服务,合理施治,规范服务,减少医疗服务本钱,提升服务水平,保证基本医保基金的用法效率,降低病人非必须的成本支出和负担。要打造定点医疗机构“退出”机制,患者不认可、服务不规范的医疗机构要坚决取消定点资格。
会议还指出,要探索打造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妥善解决有关职员的医疗待遇。落实公务员医疗补助方法,推行职工大额医疗成本补助,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打造企业补充医保,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医保的不同需要。切实保障离休干部的医疗待遇,保证经费专款专用和资金用效率。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医疗救助渠道和方法,妥善解决特困人群有关医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