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方律师网

东方律师网

东方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法定继承的顺序如何?

www.bibcp.com 2024-07-20 婚姻家庭

第一顺序:配偶、爸爸妈妈、子女。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民法典所说的子女,包含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爸爸妈妈,包含生爸爸妈妈、养爸爸妈妈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包含同爸爸妈妈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补充内容:

1、法定继承的历史渊源

对于法定继承规范在古时候罗马法中已有明文规定。因为当时的特定条件,继承人范围除婚姻、血缘关系外,法定继承人还包含解放自由人的旧主人及其子女、降服人的主人。罗马法还明确规定各种法定继承人的不同继承顺序。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一些国家曾长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其顺序,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成为各国民法典的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法定继承原则的法律,于1985年4月十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审核通过通过,1985年4月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1985年十月1日起实行。

2、法定继承的法律特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是主要的继承方法。法定继承有以下特点:

第一,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虽是容易见到的主要的继承方法,但继承开始后,应先适用遗嘱继承,只有在不适用遗嘱继承时才适使用方法定继承。因而,从效力上说,遗嘱继承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

第二,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各国法律虽都承认遗嘱继承的优先效力,但也无不对遗嘱继承予以肯定的限制。比如,很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特留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遗嘱应当对缺少劳动能力又没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因此,尽管遗嘱继承限制了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但同时法定继承也是对遗嘱继承的肯定限制。

第三,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法律基于继承人于被继承人间的亲属关系规定的,而不是由被继承人指定的。从这点上说,法定继承具备以身份关系为基础的特征。

第四,法定继承中法律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与遗产的分配原则的规定是强行性的,其他人不能改变。

第五,法定继承具备法定性,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嘱并存。

Tags: 婚姻家庭 继承编 法定继承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