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职员为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减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以达成的一项法律规范。这项规范事实上是法律扶贫、扶弱、扶残,是达成法律面前每人平等的要紧保障手段。国内《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对法律援助均作了规定。1、法律援助的对象和条件依据有关规定,国内法律援助的对象是国内公民和符合肯定条件的外国公民,即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法律援助的条件可分为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
(一)一般条件。确因经济困难(以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为准),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成本,并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的国内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二)特殊条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获得法律援助应拥有的特殊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肓、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可能被处判死刑而没委托辩护律师的;(2)其他残疾人、老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没能力聘请辩护律师的;(3)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委托辩护人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 2、法律援助的范围和推行方法涉及下列法律事情,符合上述条件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1)刑事案件;(2)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的法律事情;(3)除责任事故外,因公受伤害请求赔偿的法律事情;(4)肓、聋、哑和其他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的法律事情;(5)请求国家赔偿的诉讼案件;(6)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法律事情;(7)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情。 推行法律援助的形式包含: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公证证明与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3、怎么样提出申请是人民法院指定辩护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由法院公告法律援助机构,由法律援助机构负责指定律师担任刑事被告人的辩护人。非指定辩护的刑事诉讼案件和其他诉讼案件的法律援助,由申请人向有管辖权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由申请人向住所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递交下列材料:(1)身份证、户籍证明或暂住证;(2)有关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经济情况的证明;(3)申请法律援助的基本状况;(4)法律援助机构觉得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请人为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代申请人应当提交有代理权资格的证明。 4、对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不服如何解决除去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外,法律援助机构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请书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察。经审察觉得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援助的决定,并公告申请人。申请人对不予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请求法律援助机构重新审议一次。 5、受援人有什么义务和责任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作出赞同提供法律援助的书面决定,并将决定书及具体承办援助事情的法律服务机构和职员公告受援人,由法律援助承办职员与法律援助机构、受援人三方一同签订“法律援助协议”,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 受援人的主要义务是:(1)遵守法律规定,按法律援助协议的规定和法律援助承办职员进行必要的合作。(2)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情的解决而获得较大利益时,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支付服务成本。对以欺骗方法获得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撤销其受援资格,并责令其支付已获得服务的全部成本。东方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 上一篇:
- 下一篇:
猜你喜欢
- 06-30 请律师应避开六误区
- 06-13 国家规定的律师承办业务收费
- 06-13 请律师值不值得?
- 06-06 年度股东大会的律师见证是什么
- 06-06 律师尽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 05-28 何种状况下可得到法律援助?
- 05-23 法律援助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