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企业在缴纳完税款后,税务机关就会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综合企业各方面状况,剖析评估企业应纳税款是不是足额、是不是存在偷税漏税等状况。尽管税务机关不可以仅通过纳税评估就认定企业存在违法行为,但也极易引起税务机关的重点关注,因此企业了解税务机关会从那几个方面进行纳税评估,也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在进行纳税评估时,可以从中获得企业以下方面的涉税信息:
1、纳税内部控制规范;
2、涉税会计处置;
3、涉税理财规划;
4、主要涉税税种;
5、近三个年度纳税状况剖析;
6、纳税失误与涉税症结剖析;
7、税收违规处罚记录;
8、税企关系。
因此,企业在平时营运管理活动中,要慎重处置这类方面的涉税信息,务必真实记载有关税务信息,不要出现不真实、缺失、错漏等状况,以免导致非必须的法律风险。
在实践中,一旦税务机关在进行纳税评估时,发现问题的,一般会如下处置:
(1)对于审核剖析发现的疑点问题,经举证确认环节排除的,填制有关程序性文件并归档;
(2)对存在的疑点问题,经审核剖析、约谈举证和实地核查,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或存在的疑点问题经约谈、举证、调查核实等程序认定事实了解,不具备偷税等违法嫌疑,不需要立案查处的,填制有关程序性文件并准时送达评估对象,辅导督促评估对象按所列内容自行改正。需要纳税人自行补充的纳税资料,与需要纳税人自行补正申报、补交税款、调整账目的,税务机关填制有关程序性文件并督促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逐项落实;
(3)违法违章行为依法根据违法违章、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及需要办理;
(4)发现纳税人有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的,根据相关需求移缴税务稽查处置。
对企业而言,在拓展税务谋划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对税务谋划带来的影响,由于税务谋划引发的税负率的变化容易引发税务机关的关注,企业应该有充分的原因和证据证明有关谋划的合理商业目的,防止因为过激的税务谋划引发税务行政甚至刑事责任风险。所以最好就委托专业公司法律师提供帮助,尽量剔除“潜藏”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