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听听朋友的心里话,哪知回复短信后却被强制收取了所谓的“爱心捐款”。昨天,北京海淀消协发布消费警示称,要警惕强制收费短信陷阱骗取好奇心。据介绍,假冒中奖信息、冒充银联的消费消息等蒙人短信已数见不鲜,时下一种新的短信陷阱又冒出来了,主如果借助听朋友心里话,来强制收取“爱心捐款”。人大学生张某曾接到如此一条短信,称“你的好朋友有的话一直想告诉你,但不好意思当面讲,你的朋友把它存在了不收费的语音信箱,发送10到8858就能听到他的心里话。”张某立刻进行回复,不想随后他又收到另外一条回复信息:“你的本次爱心捐款为10元,又一位生活在贫困、疾病、失学中的儿童将因此受益······”张某快点查看手机余额,发现的确少了10元钱。张某立刻感觉让人骗了。
海淀区消协在人民大学设立的大学生投诉与法律支持工作站反映,近来在学生中就蔓延这种新的骗人短信,仅在该所高校一个系学生当中被这种短信蒙骗的就达40人左右,况且这10元钱是不是真的捐给了贫困儿童,也无从查证。消协提醒:收到此种短信最好小心对待,非常可能是一些强制收费的短信,在未调查了解之前最好不要回复。东方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 上一篇:
- 下一篇:
猜你喜欢
- 06-17 天津消协提示:买手机莫入五个圈套
- 05-23 买家协会受理投诉的范围是什么
- 05-23 买了水平不合格的商品,一年后再起诉,法院
- 05-22 买家依法享有什么权利?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