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是初犯、犯罪状况较轻、自首坦白等状况时,法院总是会判处有期徒刑X年并缓期X年实行,也就是缓刑。那样犯罪分子被判处缓刑后,会不会到监狱坐牢呢?
缓刑不需要到监狱坐牢
根据刑法规定,对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实行社区矫正,其只须遵守缓刑有关规定的,在住所地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不需要到监狱内服刑坐牢。
由于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假如到监狱服刑坐牢的话,就不叫作缓期实行了,直接就是实行犯罪分子的刑期。
那犯罪分子被判处缓刑,是否意味着没事了呢?
当然不是,被判处缓刑的,是有考验期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紧急的,就会被撤销缓刑,重新收监,实行原判刑罚。
《刑法》规定,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根据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我们的活动状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5)假如法院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地区、场合,接触特定的人的。不能违反。
假如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届内,遵守有关规定,没犯罪,也没被发现漏罪的,在缓刑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实行了。
因此,如果有亲友涉嫌犯罪的在,可以采集其是初犯、自首坦白、犯罪情节轻、积极赔偿并获得被害人谅解等等,各种可以是其从宽处罚的证据资料,争取少判刑、判处缓刑,甚至免除刑罚。假如不了解如何采集证据资料,或对如何争取缓刑等有疑问的,可以找个刑事辩护律师详细咨询,由律师结合实质状况予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