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云数据年代,企业的运作大多打造在互联网上,一封offer或是E-mail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达到迅速送达。所以,有的时候高管就通过一封邮件,与公司就工作达成一致。由于这份邮件带有劳动合同属性,但实质中有人却担忧这不是纸面上的,感觉不是在签订劳动合同。
事实上,你要签订一份合同,无论是劳动合同还是其他合同,都需要满足下面的要件:
1、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合同为各方达成的协议,是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因此,订立合同须由至少两方当事人参与,仅一方当事人没有订立合同问题。订约当事人是不是为双方或多方,决定于参与订约的人是不是为相互独立的意思主体。在一般情形下,订约当事人各方的经济目的是相反的,但在某些情形下,订约当事人各方也可有相同的经济目的,但须能为相互独立的意思表示。
2、有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的互动
合同订立是由独立的主体相互接触,互为意思表示,直到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合同的订立须有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从要约、再要约,直到承诺。
3、为特定当事人之间为缔约而为意思表示
订立合同只能是在特定的人或者特定范围内的人之间进行,并且当事人须以缔约为目的进行接触,当事人之间相互所为的意思表示是为订约发出的。若不特定的人之间或者虽为特定人之间相互接触,进行协商,但并非以订约为目的,则不是合同订立问题。
所以,高管通过邮件就工作问题与公司达成了一致的,其实也就能视为签订了劳动合同。书面形式包含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其中数据电文包含邮件,高管以邮件的形式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视为书面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已经明确。
当然,就劳动合同而言,其实在职员参加工作之后一个月内,公司那边要不准时签订劳动合同,那是要承担责任的,如果不愿承担的,权益受损的劳动者可与时申请劳动仲裁,要说涉及的劳动者较多,那样也可以找个专业律师介入。